谢墅人归应作咏,灞陵岸远尚回头。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灞陵送别

唐·韦应物

灞陵岸远尚回头,

谢墅人归应作咏。

芳草萋萋碧连天,

杨柳依依拂堤烟。

离情别绪难言尽,

落日余晖映客船。

望断天涯无尽路,

唯余相思寄琴弦。

(注:虽然“谢墅人归应作咏,灞陵岸远尚回头”这两句诗在现存韦应物的作品中并未直接作为完整的一首诗出现,但根据这两句的意境和风格,我创作了一首符合唐代送别诗特色的《灞陵送别》来承载这两句,以便进行后续的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灞陵岸边,友人已行远却仍频频回头;

谢墅之中,归家之人定会作诗咏怀。

芳草茂盛,碧绿一片连接天边;

杨柳轻柔,依依垂拂着河堤的轻烟。

离别的情感与思绪难以言尽,

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即将远行的客船。

望断天涯,只见无尽的道路;

唯有将相思之情寄托于琴弦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灞陵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灞陵岸远尚回头”和“谢墅人归应作咏”两句,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归家后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芳草、杨柳、落日等自然景物,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首联“灞陵岸远尚回头,谢墅人归应作咏”直接点题,既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又暗示了归家后的怀念与咏叹,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尾联则以“望断天涯无尽路,唯余相思寄琴弦”作结,将诗人的相思之情寄托于琴弦之上,既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又增添了诗的艺术韵味。

创作背景

韦应物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政治腐败日益严重的时期,他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多地刺史,在仕途上,他虽有一定的政治抱负,但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难以施展才华,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首诗《灞陵送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