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试问尘埃勤斗禄,何如琴酒老云岩。
松风清韵长飘耳,花气余香久绕衫。
得路应知能出世,归山不必待无官。
羡君潇洒多闲日,满径苍苔一迳寒。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乱世的忧虑,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畅,杜荀鹤在晚唐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试问那些在尘世中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劳碌的人们,哪里比得上在山间云岩中伴着琴声和美酒度过晚年呢?松风清雅的韵律长久地飘荡在耳边,花朵的余香久久地萦绕在衣襟上,得到出路就应该知道能够超脱世俗,回归山林不必等到没有官职的时候,羡慕你如此潇洒拥有许多闲暇的日子,小路上长满了青苔,一条小径在寒冷中延伸。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尘世中的忙碌与山林中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首联直接提出问题,用“试问”引出对比;颔联描绘山林生活的美好景象;颈联进一步阐述隐逸生活的超脱与自在;尾联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图景,诗人通过对比尘世与山林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松风清韵”、“花气余香”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山林的自然美景,也寓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人通过“得路应知能出世,归山不必待无官”等句,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试不第,晚年隐居九华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在隐居生活中,诗人深刻体会到了山林生活的美好与自在,同时也对尘世中的功名利禄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批判,在诗中,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