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阁涵空翠连衡阜,门枕寒江落楚帆。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应清夜梦,长与故人同。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寓居上元(今江苏南京),钱起为诗清丽,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与刘长卿并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有《钱考功集》。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枝枝,锦翅鹧鸪在飞翔。
楼阁高耸,涵映着空翠的山色,连绵的群山与衡山相接;门庭紧靠着寒冷的江水,楚地的船帆在此停泊。
世间万事都不过是身外之物,人生经历都不过是镜中之影。
只有在清冷的夜晚梦中,才能与故人长久相聚。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写湘江斑竹和鹧鸪,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中间两句“阁涵空翠连衡阜,门枕寒江落楚帆”是写景的佳句,既描绘了楼阁与山色的相映成趣,又表现了寒江与楚帆的苍茫之感;后两句则转而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泊和对故人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的写景部分尤为出色,特别是“阁涵空翠连衡阜,门枕寒江落楚帆”两句,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阁涵空翠”写出了楼阁高耸入云、山色青翠欲滴的景象,“连衡阜”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连绵不断;“门枕寒江”则形象地描绘了门庭与江水相依的景象,“落楚帆”则点出了江面上船只的繁忙与楚地的遥远,这两句诗不仅画面感强,而且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抒情方面,诗人通过“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两句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感慨,而“惟应清夜梦,长与故人同”则直接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湘南地区遇到大雁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或漂泊异乡之中,面对湘江的美景和飞翔的大雁,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故人和自己的遭遇,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思念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