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乡誉叹才淹,六十犹随贡士函。出自哪首诗?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老叹

唐·白居易

少年乡誉叹才淹,六十犹随贡士函。

白发频生知不知,今年身更老于前。

静中得味谩搜句,闲里光阴胜十年。

向老逢春能几日,两头须与醉为缘。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作品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为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的热爱和感悟。

译文

年轻时在家乡就因才华出众而受到赞叹,到了六十岁还跟随着贡士的行列参加考试。

白发不断生长自己知不知道呢?今年的身体比去年更加衰老了。

在静谧中品味生活,随意地搜寻诗句,闲暇里的光阴比过去的十年更加珍贵。

临近老年遇到春天还能有多少天呢?两头(指生命的开头和结尾)都应该与酒醉为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首句“少年乡誉叹才淹”回忆了年轻时的才华和声誉;次句“六十犹随贡士函”则揭示了诗人即使到了老年还依然参加科举考试的现实;接下来的两句“白发频生知不知,今年身更老于前”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无情和身体的衰老;而“静中得味谩搜句,闲里光阴胜十年”则展现了诗人在静谧和闲暇中品味生活、寻找乐趣的积极态度;最后两句“向老逢春能几日,两头须与醉为缘”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应珍惜当下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时间、才华和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才华和老年时的境遇,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但同时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珍惜闲暇时光,寻找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使这首诗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晚年时期,他逐渐淡化了对仕途的追求,转而更加关注生活本身,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生命、时间、才华和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感悟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以及他面对岁月流逝时的乐观和豁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