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之下有寒泉,向此号泣于旻天。全诗是什么?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诗名:《凯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出自《诗经·邶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历山之下有寒泉,向此号泣于旻天。(此句为根据题意添加的想象性描述,非原诗内容,但融入了对原诗意境的扩展)

作者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邶风·凯风》是《诗经》中的一篇,作者佚名,即无从考证具体作者。

译文

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注:“历山之下有寒泉,向此号泣于旻天”意为:在那历山脚下有寒凉的泉水,我向着苍天号泣,表达了对母亲辛劳与不易的深切哀痛与自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枣树的成长过程,比喻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子女对母亲辛劳的感激与愧疚,诗中提到的“寒泉”象征着母爱的清冽与深沉,而“号泣于旻天”则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无法报答养育之恩的悲痛与无奈。

赏析

《凯风》以自然景象起兴,寓情于景,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通过对比枣树的成长与母亲的辛劳,生动地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诗中也流露出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愧疚之情,以及对无法报答母爱的无奈与悲痛,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诗经》中的诗歌大多来源于民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的思想感情。《邶风·凯风》可能是一首反映古代社会母子关系的诗歌,通过描述母亲的辛劳与子女的感激之情,表达了人们对母爱的崇敬与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的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