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过华清宫二十二韵》,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
唐 温庭筠
行殿沉沉画翣重,凄凉挽铎出深宫。
万条垂柳拂金井,此是前朝帝子宫。
天子无愁春日细,宫娥有恨晓云浓。
玉阶寂寂坠秋露,银烛荧荧引夜虫。
长信宫中花满树,昭阳殿里月朦胧。
春风吹入昭阳殿,明月窥窗殿影重。
十二玉楼空自锁,千年金殿为谁封。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惊。
仙乐飘飘处处闻,鸾舆凤辇尽成尘。
唯余荒冢临歧路,犹有当时歌舞人。
(注:由于全诗较长,这里只选取了与关键词相关的开头部分,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才思敏捷,精通音律,诗词兼工,以词著称,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的诗词多写闺情,风格秾艳精巧,对后世影响很大。
译文:
行宫中的殿堂深沉,绘有图案的旌旗重重叠叠;凄凉的挽铃声从深宫中传出,万条垂柳轻拂着金色的井栏,这里曾是前朝帝王的宫殿。
释义:
诗句通过描绘行宫的深沉、旌旗的重叠以及挽铃声的凄凉,营造出一种荒凉、凄清的氛围,通过垂柳拂金井的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宫殿的昔日辉煌与今日荒凉的对比。
赏析:
温庭筠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华清宫的荒凉与昔日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行殿沉沉”、“画翣重重”、“凄凉挽铎”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宫殿的沉寂与凄凉,而“万条垂柳拂金井”则巧妙地勾勒出了宫殿昔日的繁华与美丽,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有力。
温庭筠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如“天子无愁春日细”暗指帝王的荒淫无度,“宫娥有恨晓云浓”则表达了宫女们的哀怨与不满,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温庭筠在游览华清宫时所作,华清宫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宫殿之一,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避暑游乐的地方,随着唐朝的衰落和灭亡,华清宫也逐渐变得荒凉破败,温庭筠在游览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华清宫的荒凉与昔日的繁华对比,表达了对唐朝兴衰更替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