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後期。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小立红桥柳半垂

宋·晏几道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後期。

(注:此句虽常被单独引用,但实际上并非独立成诗,而是出自晏几道的《浣溪沙》中的意境延伸或后人整理时的摘取,为保持完整性,以上提供了包含此意境的整首词。)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他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良好的文学素养,工于言情,其词作情感真挚,婉约动人,多描写爱情生活,尤以表现女性心理见长,在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整首词)我站在小红桥上,柳枝半垂,身穿越地丝绸制成的裙子,裙摆随风轻轻飘扬,上面绣着金色的花纹,我摘下了石榴树上两片相连的叶子,想要送给谁呢?即便是在这落日余晖中满怀深情,也只能独自面对斜阳,无人陪伴,我对东风说,请不要再用力吹拂了,我这娇弱的心,已经禁不起更多的吹拂。

(单独意境)榴花最遗憾的是它来得太晚,让人在春天即将结束时,满怀惆怅地感受到它的迟来。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春日里独自站在桥上,采摘石榴叶,想要赠送却无人可送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後期”一句,借榴花之口,抒发了对美好事物迟到、青春易逝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晏几道此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子内心的微妙情感,上片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下片则直接抒发情感,尤其是“榴花最恨来时晚”一句,以榴花自喻,既是对美好事物迟到的遗憾,也是对青春易逝、爱情难觅的深刻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晏几道作为婉约派词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结合晏几道的生平与作品风格,可以推测此词可能作于他个人情感生活较为波折的时期,晏几道一生情感丰富,却屡遭挫折,对爱情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此词中的孤独、惆怅与无奈,或许正是他个人情感经历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反映了他在面对爱情与人生时的复杂心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