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扰扰塞康庄,西送灵车过苑墙。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挽歌辞三首·其二

唐·李白

都人扰扰塞康庄,西送灵车过苑墙。

此日独怜萧史去,何时还见弄玉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译文

京城中的人们熙熙攘攘,堵塞了宽阔的大道,向西送葬的灵车缓缓驶过皇家园林的围墙,今日我独自怜惜那萧史离去,不知何时还能再见到他与弄玉这对神仙伴侣?

释义

“都人扰扰塞康庄”描绘了京城中人们因送葬而拥堵在宽阔大道上的场景,表现出送葬队伍的庞大和人们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西送灵车过苑墙”进一步说明了送葬的方向和地点,灵车缓缓驶过皇家园林的围墙,暗示逝者身份的高贵。“此日独怜萧史去”中的“萧史”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这里借指逝者,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何时还见弄玉双?”则通过询问何时能再见到逝者与伴侣(弄玉)的团聚,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无限惋惜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送葬为背景,通过描绘京城中人们送葬的场景和诗人对逝者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哀悼,诗中“都人扰扰”与“西送灵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送葬场面的宏大,又突出了逝者身份的高贵。“独怜萧史去”和“何时还见弄玉双?”两句则通过借喻和反问的手法,深化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它可能是李白为某位身份高贵、与他有深厚情谊的人所写的挽歌,在古代,挽歌是悼念逝者、表达哀思的一种诗歌形式,李白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很可能在得知某位友人或敬仰之人离世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