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田
唐·韦应物
三年解组来解日,吾已先耕颍水头。
荒园柳色偏宜晚,隔岸桃花好自留。
半雨半晴春欲老,一寒一暖柳初柔。
樽前且为苍生醉,醉里何妨一径秋。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恬淡高远,清新自然,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韦应物在仕途上也曾有过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译文
解下官职已经三年了,今天终于得以解脱,我早已在颍水边开始了耕作生活,荒园中的柳树在傍晚时分更显青翠,对岸的桃花独自绽放,美丽动人,春天半晴半雨,即将过去,气温时寒时暖,柳枝初展柔嫩,在酒樽前姑且为天下苍生而醉,醉意中又何妨让这条小径铺满秋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田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向往,首句“三年解组来解日”点明了诗人辞官归田的时间,次句“吾已先耕颍水头”则展示了他在田园中的劳作生活,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荒园柳色和隔岸桃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春天的气候变化和柳枝的柔嫩,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田后的生活场景,情感真挚深沉,意境高远,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向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和无奈之情,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曾有过波折,他深感官场的险恶和世态的炎凉,于是产生了归隐田园的想法,这首诗就是他在辞官归田后所写,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那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可以体会到他在仕途上的无奈和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