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愁,
行吟年复又年秋。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绡。
岸阔樯稀浪拍天,
湘灵愁望莫愁烟。
身行南雁不到处,
山与北人相对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群玉的诗才横溢,却一生未得显达,晚年更是贫困潦倒,但其诗作却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敬仰。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满心愁绪,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怀揣着高雅的诗意和凌云之笔,醉意朦胧中折下五色绡般的奇花,河岸宽阔,船只稀少,浪花拍打着天空,湘水女神忧愁地望着那迷蒙的烟雾,我走到了南雁飞不到的地方,山峦与我这个北方人相对而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湘水边的行吟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愁绪的感慨,诗中“身在三湘四水愁”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所在;“行吟年复又年秋”则表现了诗人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愁绪难解,后两句通过描绘湘水女神的忧愁和诗人自己身处南雁不到之处的孤独,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身在三湘四水愁”一句,既点明了诗人的愁绪所在,也暗示了诗人对湘水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而“行吟年复又年秋”则表现了诗人对行吟生活的执着和坚持,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愁绪的无奈和感慨,后两句通过描绘湘水女神的忧愁和诗人自己身处南雁不到之处的孤独,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游历湘水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心中充满了愁绪和思乡之情,在湘水边行吟时,他看到了湘水的美丽景色,也感受到了湘水女神的忧愁和孤独,这些感受触动了他的心灵,使他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抒情色彩的诗篇,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湘水的热爱和对人生愁绪的感慨,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才华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