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全诗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樵客归来林影尽,溪流新涨碧潭深。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题材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刘沧的诗在当时颇受好评,但后世流传的作品不多,多见于《全唐诗》等文献中。

译文

早晨时分,我望向石上,只见一片云彩投下阴影;到了夜半,山前已经下足了春雨,樵夫归来时,林中的影子已渐渐消散,而溪流因雨水充沛,新涨的水使得碧绿的深潭更加深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中的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早晨与夜晚,首句“朝看石上片云阴”通过“片云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晨山间的幽静与变幻无常的天气;次句“夜半山前春雨足”则预示着春雨的充沛,为山林带来了生机,后两句“樵客归来林影尽,溪流新涨碧潭深”通过樵夫归家、林影消散、溪流新涨等场景,进一步渲染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与次句之间,通过时间的转换(朝至夜),以及天气的变化(云阴至春雨),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循环,后两句则通过人物的活动(樵客归来)与自然景观的变化(溪流新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画面更加生动饱满,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刘沧在山居期间所作,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刘沧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在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