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
朝代:魏晋
作者:谢灵运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
莓苔异人间,藓石似蓬瀛。
孤岸郁苍霭,远峰隐半规。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恣欢兴,结念属流萍。
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
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世称谢客,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他出身名门望族陈郡谢氏,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谢灵运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工于诗文,擅长书法,兼通史学,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性格偏激,仕途不顺,晚年因谋反罪被处死。
译文
清晨时分,我寻求着幽静奇异之地,驾舟越过广袤的郊野,莓苔覆盖的地面与人间截然不同,藓石铺就的小径仿佛通往蓬莱仙境,孤独的河岸被苍翠的雾气笼罩,远处的山峰隐约露出半边轮廓,荒芜的树林中草木茂盛,悲哀的鸟儿相互鸣叫,我遇到美景便尽情欢愉,思绪却如流水中的浮萍般漂泊不定,有时与良朋好友一同游览,有时则乘着兴致独自前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游山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山间的幽静与奇异,以及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漂泊。“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一句,表达了诗人既喜欢与好友一同游览,又享受独自出游的自在与随性。
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山水诗中的佳作,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山间的幽静与奇异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特别是“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展现了其独立自主的个性,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创作背景
谢灵运一生热爱山水,常常游历名山大川,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首诗便是他在某次游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当时,谢灵运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困惑,而山间的幽静与奇异则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