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啼日午衡门静,鹤泪风清昼梦回。的释义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衡门春晓

唐·韦庄

鸡啼日午衡门静,鹤泪风清昼梦回。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雨丝烟柳欲春晚,日影花阴正午晴。

野客闲来无别事,一壶新茗对山倾。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对后世词的发展有深远影响,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乱,其作品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鸡鸣报晓,已是日正当午,衡门(简陋的柴门)内外一片寂静;清风中,仿佛听见鹤的悲鸣,从白日梦中醒来,池塘边,几点碧绿的苔藓点缀其间;树叶底下,一两声黄鹂的啼鸣清脆悦耳,细雨蒙蒙,柳丝如烟,春意似乎正浓却已近尾声;阳光斑驳,花影婆娑,正午时分,一片晴朗,我这个山野闲客,别无他事,只愿手捧一壶新茶,对着青山,悠然自得。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联通过“鸡啼日午”与“鹤泪风清”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静谧之美;颈联则通过时间的流转(从春雨绵绵到正午阳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尾联点明诗人作为“野客”的身份,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赏析

韦庄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诗中“鸡啼日午衡门静”一句,以时间的错位(通常鸡鸣于清晨)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宁静感,而“鹤泪风清”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韦庄诗歌的典型风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选择隐居,追求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宁静的自然环境,内心得到平静与满足时所作,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韦庄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