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韦应物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谁得平时为郡乐,自怜痟渴马文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译文
我身体多病,思念着田园生活;看到百姓流亡,我深感愧对俸禄。
谁能体会到我在郡守任上的快乐呢?我只能自怜自艾,如同汉代马文园那样,饱受消渴病(即糖尿病)的折磨。
释义
身多疾病思田里:诗人因身体多病,常常思念着田园生活,渴望回归自然。
邑有流亡愧俸钱:看到自己所管辖的地区有百姓流亡失所,诗人深感愧疚,觉得自己领取的俸禄不称职。
谁得平时为郡乐:诗人反问,谁能真正体会到我在郡守任上的快乐呢?他并没有感受到多少快乐。
自怜痟渴马文园:诗人自怜自艾,将自己比作汉代患有消渴病的马文园(马融),表达了自己因病痛而痛苦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任地方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首句“身多疾病思田里”直接点明了诗人因病痛而思念田园的心情;次句“邑有流亡愧俸钱”则展现了诗人作为地方官的责任感和愧疚感,后两句“谁得平时为郡乐,自怜痟渴马文园”通过反问和自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任地方官期间,当时,他因身体多病而深感痛苦,同时看到自己所管辖的地区百姓生活困苦、流亡失所,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无奈,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因病痛而痛苦的心情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