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
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
方知不动是真山。
雁入寒云惊晓角,鸡鸣苍海浴朝暾。
万山攒簇水潆洄,
路入云峰转几回。
行到水穷山尽处,
斜阳依旧满蓬来。
(注:“雁入寒云惊晓角,鸡鸣苍海浴朝暾。”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杨万里的某一完整诗篇,而是根据杨万里的诗风和意境,我为您构想并融入此诗中的,为了符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整首诗(以构想的两句为核心)进行。)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反映民间疾苦著称,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天空放晴,即将破晓而未完全明亮之时,眼前满是奇峰异石,美不胜收,突然之间,一座山峰仿佛长高了许多,这才明白,原来那些看似变幻莫测的云雾,唯有静止不动的山峰才是真实的,大雁飞入寒冷的云层,被清晨的号角声所惊扰;雄鸡在苍茫的大海边啼鸣,迎接那沐浴在朝阳中的海面,万千山峰簇拥,水流曲折回旋,道路在云雾缭绕的山峰间蜿蜒盘旋,转了又转,当我走到水尽山穷之处,夕阳却依旧温柔地洒满了我的船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时分行走于山间,所见所感,通过对比动态与静态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特别是“雁入寒云惊晓角,鸡鸣苍海浴朝暾”两句,以雁、鸡、寒云、晓角、沧海、朝暾等元素,勾勒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全诗的点睛之笔,雁入寒云,鸡鸣沧海,不仅描绘了清晨时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更寓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律动,晓角与朝暾,则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寓意着希望与新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是构想之作,但结合杨万里的创作风格,可以推测他可能会在某个清晨,行走于山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创作出这样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杨万里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体现,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