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归为筑岩前室,待我明年乞得身。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筑岩吟

唐·韦应物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

莓苔上阶砌,薜荔入窗棂。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盟。

子归为筑岩前室,待我明年乞得身。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寓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的影响,追求自然、淡泊的生活情趣,韦应物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内心更倾向于隐逸生活,他的诗作中常流露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韦应物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在人间建造房屋,终于得以实现真正的隐居情怀,莓苔爬上了台阶,薜荔缠绕进了窗棂,暂时离开还会回来这里,隐居的约定不会违背,朋友啊,你为我建造岩前的居室吧,等到明年我辞官归隐之时,便能来此居住。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点明主题,即在人境中筑室隐居;颔联描绘隐居环境的清幽自然;颈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定信念;尾联则是对友人的嘱托和期待,希望友人能为自己建造隐居之所,以便自己辞官后前来居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理想的隐居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莓苔、薜荔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隐居环境,诗人通过“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盟”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尾联的“子归为筑岩前室,待我明年乞得身”更是将诗人的隐逸情怀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期待,以及对未来隐居生活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内心更倾向于隐逸生活,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或心生厌倦之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理想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向友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期待,希望友人能理解并支持自己的选择。

《筑岩吟》是韦应物的一首佳作,通过描绘清幽的隐居环境和坚定的隐逸情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韦应物的思想和情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