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逍遥游
朝代:唐代
作者:吕岩(吕洞宾)
至人无心不算心,无心自得无穷寿。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吕洞宾虽为道教八仙之一,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吕岩,字洞宾,唐代道士,后被誉为道教八仙之一,传说中他是一位云游四海的仙人,擅长炼丹和法术,常以救助百姓、传授道法而闻名,吕洞宾的形象在民间文化中极为丰富,是道教文化和民间信仰中的重要人物。
译文
至人无需刻意算计心机,因为无心便能获得无尽的寿命。
在千峰之巅没有束缚,于万象丛中得以自在逍遥。
不向人间争抢宠辱,只将心事寄托给沙洲上的鸥鸟。
何时归去青山之外,月满松风之时,小径自会迎来秋天。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至人(得道高人)超脱世俗的心境和生活态度,至人无心机,不计较得失,因此能够享受无穷无尽的寿命和自在逍遥的生活,他们不受世俗的束缚,自在遨游于天地之间,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不与人争宠辱,只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至人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通过“无心不算心”和“自得无穷寿”的对比,突出了至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中“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等句,也展现了至人不受外界干扰、自在遨游于天地之间的形象,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至人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虚构设定)
此诗可能创作于吕洞宾云游四海、遍访名山大川之时,在游历过程中,吕洞宾深刻体会到了世俗的喧嚣和束缚,以及自然界的宁静和自在,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至人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生活的渴望,在创作此诗时,吕洞宾可能正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