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险道

唐·韦庄

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

寒云黯淡日无光,飞鸟徘徊林影独。

野老相逢不语愁,只言谷口岁华悠。

前行渐觉人烟稀,唯有松风伴客游。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词作则多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韦庄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山势蜿蜒曲折,随着涧谷的走向而起伏,道路狭窄险峻,车辆仿佛随时都要倾覆,寒冷的云彩遮蔽了阳光,天色变得黯淡无光,飞鸟在林间徘徊,林影显得格外孤独,遇到山中的老人,他们不谈论忧愁,只说山谷里的岁月悠长,越往前走,人烟越稀少,只有松涛阵阵,陪伴着旅人前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到的险峻景象,以及与自然和当地居民的互动,首联“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直接点出了山路的艰险;颔联通过“寒云”、“飞鸟”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孤寂;颈联通过与山中老人的对话,展现了山民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人烟稀少的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艰难与环境的荒凉,同时又不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山势盘斜”、“侧辙倾辕”等生动的描绘,将山路的艰险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寒云黯淡”、“飞鸟徘徊”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在与山中老人的对话中,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山民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岁月的淡然态度,尾联则以“唯有松风伴客游”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自由,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游历山水之间时,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纷争,对社会的黑暗与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诗中,他并没有过多地抒发个人的忧愁与苦闷,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好,这既是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也是他在乱世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豁达,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