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宋·王珪
玉案拜时香袅袅,画廊行处佩珊珊。
内庭春昼承恩泽,柳色桃花笑语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珪(1019年-1085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王珪,字禹玉,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宰相,他自幼聪颖好学,文辞出众,是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王珪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宫廷生活及自然景色,其作品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译文
在玉制的案几前跪拜时,香烟袅袅升起;在画廊中行走时,身上的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宫廷的春日里,我承受着皇上的恩泽,与柳色桃花一同欢笑。
释义
玉案:玉制的案几,通常用于宫廷中的祭祀或重要仪式。
香袅袅:香烟缭绕上升的样子,形容祭祀或仪式时的庄重氛围。
画廊:装饰有画的走廊,通常指宫廷中的建筑。
佩珊珊:身上佩戴的玉器发出的清脆声响,形容行走时的优雅姿态。
内庭:宫廷内部,通常指皇帝及后妃居住的地方。
春昼:春天的白天,这里指宫廷中美好的春日时光。
承恩泽:承受皇上的恩典和宠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中的春日景象,通过“玉案拜时香袅袅,画廊行处佩珊珊”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庄重与优雅,诗人以“柳色桃花笑语间”作为结尾,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色,还通过“笑语”二字,透露出宫廷中人物内心的愉悦与幸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宫廷的庄重与华丽,又有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珪在宫廷任职期间,他通过描绘宫廷中的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北宋时期宫廷文化的繁荣与精致,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在宫廷中,诗人不仅感受到了皇上的恩泽与宠爱,还享受到了春日的美好与生机,这些感受都化作了诗中的文字,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