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全诗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仙

唐·韦应物

羽节忽相交,清风俱渺渺。

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隐逸情怀,风格清新淡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尤其擅长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羽节在空中相交辉映,清风悠悠,四处飘荡,我们共同回忆起那瀛洲之上独自值守的仙人,此时的神仙世界,清景正显得分外寂寥。

释义

羽节:古代传说中仙人出行时所持的羽扇状仪仗。

渺渺:形容遥远、模糊不清的样子。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之一,常用来象征仙境。

人独直:指仙人独自值守于仙境之中。

清景:清丽的景色,这里指神仙世界的景象。

寥寥:稀少、冷清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题,通过描绘仙境中的景象和仙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羽节忽相交,清风俱渺渺”以羽节和清风为象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仙境氛围,次句“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则直接点出主题,通过回忆瀛洲之上独自值守的仙人,以及此时神仙世界的寂寥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淡远,充分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得意到辞官闲居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在辞官闲居期间,他寄情山水,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这首诗《游仙》很可能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通过描绘仙境中的景象和仙人的生活状态,来表达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