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
已怜残腊催梅蕊,更约新春探柳条。
霞光曙色相辉映,燕子归来旧路遥。
江畔独步寻花影,春风拂面醉逍遥。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示例,非杜审言实际作品,杜审言确有《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等作品,但内容与本题关键词不符。)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审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年-708年),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文学家、诗人,他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杜审言的诗多为五言律诗,风格雄浑奔放,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译文
寒冷的冬日里,梅花点缀在枝头,如同美玉般细腻,半开的花朵娇艳旖旎,香气扑鼻,已经怜惜这残冬腊月催促着梅花绽放,更约定在新春时节去探寻嫩绿的柳条,晨光与霞光交相辉映,燕子也回到了它们曾经的路途上,我独自在江边漫步,寻找着花的影子,春风拂面,让我沉醉在这逍遥自在的时光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通过梅花与柳条的对比,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的生机,诗人对残冬腊月的梅花表示怜爱,同时对新春的柳条充满期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赏析
此诗以早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与柳条的不同风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厚情感,首联以“寒梅点缀琼枝腻”起笔,既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又暗示了冬日的寒冷;颔联“已怜残腊催梅蕊,更约新春探柳条”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慨和对新春的期待,颈联“霞光曙色相辉映,燕子归来旧路遥”以景寓情,通过霞光、曙色与燕子的归来,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充满希望的氛围,尾联“江畔独步寻花影,春风拂面醉逍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和陶醉之情。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创作的示例,但我们可以设想,在唐代,早春时节是文人墨客们喜欢出游赏景、抒发情感的好时节,杜审言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的诗人,很可能在这样的季节里,独自漫步于江边,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从而创作出这样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美好愿景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