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东斋雪
宋·梅尧臣
东斋坐客饮方豪,谁报风帘雪已飘。
寒雀无声檐影静,空庭凝伫欲消宵。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叔父荫补河南主簿,历仕州县官多年,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资治通鉴》作注,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有《宛陵先生集》。
译文
在东斋中,宾客们正饮酒正酣,豪情万丈,这时谁突然报告说,风帘之外,雪花已经悄然飘落,寒冷的麻雀不再发出声响,屋檐下的影子显得格外寂静,空旷的庭院中,我独自站立,凝视着飘落的雪花,仿佛要在这静谧的夜晚中消磨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东斋中宾客们饮酒欢聚的场景,以及突然降雪所带来的宁静氛围,首句“东斋坐客饮方豪”点明了场景和人物,次句“谁报风帘雪已飘”则通过“谁报”这一问句,巧妙地引出了降雪的情节,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降雪后的静谧景象,以及诗人独自站立、凝视雪景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东斋中宾客欢聚与降雪后的宁静景象,首句“东斋坐客饮方豪”以“饮方豪”三字,生动地刻画了宾客们饮酒的豪情壮志,次句“谁报风帘雪已飘”则通过“谁报”这一问句,巧妙地引出了降雪的情节,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更加紧凑,后两句“寒雀无声檐影静,空庭凝伫欲消宵”则进一步描绘了降雪后的静谧景象,以及诗人独自站立、凝视雪景的情景,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梅尧臣的日常生活有关,作为一位文人墨客,梅尧臣经常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在一次东斋的聚会中,突然降雪,使得整个场景变得宁静而美丽,梅尧臣被这种景象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东斋雪》,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