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沧海
唐·李峤
大哉沧海何茫茫,天地百宝皆中藏。
洪涛迸溅无已时,鲸鲵出没随涛扬。
云雷风伯相驱逐,日月星辰互照临。
谁言海底深难测,万斛龙骧探水心。
作者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文学家,李峤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等职,累迁给事中、中书舍人,参知政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他前后三次为相,为政清廉,颇有政声,晚年因得罪张易之兄弟而被贬为滁州别驾,不久病逝于任上,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王绩、崔元翰并称“文章圣手”,他的诗作多为咏物之作,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但其中不乏佳作。
译文
多么广阔的沧海啊,茫茫无边,天地间无数的珍宝都蕴藏其中,汹涌的波涛不断迸溅,鲸鱼和鲵鱼随着波涛起伏出没,云雷与风伯相互追逐,日月星辰交相辉映,照耀着这片海域,谁说海底深不可测呢?有万斛重的龙船正在探索着海底的奥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沧海的壮阔景象和丰富宝藏,以及其中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诗人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展现了沧海的浩瀚无垠和深不可测,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奥秘的敬畏和探索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大哉沧海何茫茫”开篇,直接点出了沧海的广阔无垠,奠定了全诗的气势,诗人通过描绘洪涛迸溅、鲸鲵出没、云雷风伯相驱逐、日月星辰互照临等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沧海的壮阔和神秘,诗人以“谁言海底深难测,万斛龙骧探水心”作结,表达了对海底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全诗语言华丽,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峤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有关,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宰相,李峤不仅关注国家大事,也热爱自然,善于观察和描绘自然之美,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沧海的敬畏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精神,这首诗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反映了唐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探索精神,在唐代,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加深,海洋成为了人们探索和向往的对象之一,这首诗正是对这种探索和向往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