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万机多暇日,喜逢嘉节奉瑶觞。全诗是什么?

风云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唐·王维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

楼台开碧汉,池沼贮苍穹。

天子万机多暇日,喜逢嘉节奉瑶觞。

已将清酒注瑶瑟,更把芳花插紫囊。

欢情未及柳条绿,离思纔看柳絮黄。

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须欢喜作邻邦。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在长乐宫的青门之外,宜春小苑的东边,楼台高耸直插云霄,池沼广阔仿佛能贮存天空,天子处理万机之余有很多空闲的日子,很高兴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手捧美酒,已经将清酒注入瑶瑟之中,又把鲜花插进了紫色的香囊,欢乐的心情还未及柳条变绿,离别的思绪却已看到柳絮变黄,屈指算来如今已经零落了许多时光,暂且让我们欢喜地作为邻邦共庆佳节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春日佳节时于望春亭观禊饮的盛况,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楼台高耸、池沼广阔等景象,展现了皇家园林的壮丽;通过“天子万机多暇日,喜逢嘉节奉瑶觞”等句,表现了皇帝在繁忙政务之余享受节日的喜悦;而“欢情未及柳条绿,离思纔看柳絮黄”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欢聚短暂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皇家节日的盛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色、皇帝的喜悦心情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天子万机多暇日,喜逢嘉节奉瑶觞”等句,不仅表现了皇帝的尊贵地位,也展现了皇帝在繁忙政务之余的闲适生活,而“欢情未及柳条绿,离思纔看柳絮黄”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应制而作,即应皇帝之命而创作的诗歌,在唐代,皇帝常常举行各种宴会和庆典,并邀请文人墨客参与创作诗歌以助兴,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皇帝在春日佳节时于望春亭观禊饮的盛况,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