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平津自有文。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友人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拂面来,离亭酒尽更徘徊。

春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花满路开。

远望孤帆天际去,近闻离歌泪盈腮。

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平津自有文。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豪迈,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杨柳枝条轻轻拂面而来,离别的亭子中酒已饮尽,我们却还在此徘徊不舍,春风似乎并不理解离人的心意,依旧吹拂着路边的花朵盛开,远远地望着那艘孤帆在天际渐渐远去,近处传来离别的歌声,让人泪水盈满了眼眶,你不需要在酒宴前接受赋诗的简札,因为像平津侯那样好学,你自然会有出色的文采。

释义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送别友人所作,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和心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联和颔联通过杨柳、春风、离亭、孤帆等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则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其才华的肯定。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沉,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将离别的哀愁和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平津自有文”更是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扬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禹锡的一次送别经历有关,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送别友人的时刻,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其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也是刘禹锡人生态度和文学才华的生动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