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清尘回辇路,万家明月放灯天。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千骑清尘回辇路,万家明月放灯天”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根据诗意及您的需求,此诗与关键词所描绘的元宵夜盛景相契合,且为唐代描写正月十五夜景的佳作,若直接寻找包含您所给关键词的诗句,可能需扩大搜索范围至更多古代文学作品,不过,以下解析将基于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进行。)

作者简介

苏味道,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进士及第,曾任凤阁侍郎、同平章事等职,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之一,他的诗文以清新流畅著称,尤擅于描写节日庆典的热闹景象。

译文

明灯错落,灿烂如树上的繁花竞相开放,而横跨在银河上的鹊桥也已打开锁链,任人通行,马蹄踏过,尘土飞扬,月光如水,追逐着游人的脚步,游女们浓妆艳抹,犹如盛开的桃李,一路上载歌载舞,歌声中夹杂着《梅花落》的曲调,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漏壶也不要催促天明,让欢乐的时光再延续一会儿吧。

释义

此诗描绘了唐代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的盛况,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暗尘明月等意象,共同勾勒出一幅繁华热闹、灯火辉煌的节日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尽情享乐的情景。

赏析

《正月十五夜》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浓郁的节日氛围,成为唐代描写元宵节夜景的佳作之一,诗中“火树银花合”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节日夜晚的灯火辉煌;“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则通过动态的场景,展现了游人的欢声笑语和节日的热闹气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节日盛况的赞美,也有对欢乐时光的留恋。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尤其是中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成为了人们欢聚一堂、庆祝丰收和祈求吉祥的重要时刻,苏味道作为当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对这样的节日庆典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他创作了这首《正月十五夜》,以表达对节日盛况的赞美和对欢乐时光的留恋,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