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钧天梦回
唐·李商隐
梦听钧天声杳默,日长化国景徘徊。
仙云缥缈随风散,玉露晶莹逐月来。
紫禁城中花满树,瑶池水上柳成排。
人间何处求仙境,且向蓬莱醉一回。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苦闷。
译文
在梦中聆听那钧天广乐的声音,深沉而悠远,仿佛静默无声;白日渐长,化育万物的国度里,景色在眼前徘徊不去,仙云缥缈,随风飘散,玉露晶莹,追逐着月光而来,紫禁城中繁花似锦,瑶池水上柳树成排,在这人间,哪里还能找到仙境呢?不如暂且向蓬莱仙境醉上一回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梦中的仙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钧天广乐象征着天籁之音,代表着诗人内心的理想世界;而“日长化国景徘徊”则描绘了现实中的景象,虽然美好但总带着一丝无奈和徘徊,仙云、玉露、紫禁城、瑶池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缥缈与美好,与现实的对比更加鲜明。
赏析
这首诗以梦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钧天广乐、仙云玉露等意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诗人又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仙境与现实进行对比,突出了现实世界的无奈与不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生活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诗人通过描绘梦中的仙境世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在虚构的仙境中,诗人找到了片刻的安宁和慰藉,但最终还是回到了现实,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