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沧浪亭怀古

宋·苏舜钦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

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大理寺丞苏易简之孙,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王拱辰劾奏,以监守自盗罪入狱,被削籍为民,后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病卒于苏州,年仅四十一岁。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舜钦为人慷慨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直言,屡遭贬谪,其诗文雄豪奔放,与梅尧臣齐名,并称“苏梅”,为北宋诗革新运动的推动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苏子美集》等传世。

译文

一条小径环绕着幽深的山林,竟然坐落在繁华的城市之间,高高的轩堂面对着蜿蜒的流水,修长的竹子慰藉着愁苦的心情,足迹远离了豺狼虎豹的威胁,心灵随着鱼儿和鸟儿一同悠闲,清风明月本来就没有价格可以衡量,可惜现在仅仅卖得四万铜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沧浪亭的幽静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一句,以清风明月象征自然之美和心灵之自由,而“四万钱”则是对这种无价之宝的世俗估价,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沧浪亭的幽静美景,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世俗与自然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一句,更是以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揭示了自然之美与世俗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舜钦在贬谪期间游览沧浪亭时所作,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北宋时期的一处著名园林,苏舜钦在游览沧浪亭时,被其幽静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舜钦在贬谪期间的苦闷心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