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的解释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杂诗

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

霜落寒林空,石泉激暗壁。

安知非远近,但见绿云周。

路逐峰回转,溪随山曲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不倦,颇有文名,曾撰《齐春秋》,武帝以其书不实,书焚官免,后奉诏撰《通史》,未就而卒,吴均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明人辑有《吴朝请集》。

作者简介

吴均一生著述颇丰,除著名的《齐春秋》史传注疏外,还有《吴均集》二十卷、《续齐谐记》一卷、《庙记》一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后汉书》九十卷等,惜多亡佚失传,吴均的诗文,以写景见长,风格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深受当时人的称赞,他的山水小品文,写得清新隽永,多于山水景物中寄托怀抱,抒泄忧思,读来婉转动人,在当时颇有影响。

译文

在山边可以看到暮霭笼罩,在竹林中可以窥见夕阳,鸟儿向着屋檐上飞翔,白云从窗户里轻轻飘出,刚开始寻找一条小径走入树林深处,豁然开朗,眼前展现了一个奇异而无边的境界,寒霜落下,树林变得空旷,石缝中的泉水在昏暗的岩壁上激荡,哪里知道是远是近呢?只见绿色的云雾环绕四周,道路随着山峰迂回曲折,溪水随着山势蜿蜒流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到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前两句写傍晚的山村静谧、幽远,后两句写山居环境的清幽,表现了闲适的心情,特别是“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从狭窄小径到开阔异境的惊喜转变,寓意着人生旅途中的不断探索与发现。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间的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特别是“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两句,不仅写出了山行的艰辛与乐趣,更寓意着人生的哲理:只有勇于探索,才能发现更加广阔的世界。

创作背景

吴均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均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诗文为伴,寄托自己的情怀和理想,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吴均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