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秦台行
唐·李商隐
不问春蚕眠未起,更寻桑陌到秦台。
云屏且掩黄昏月,珠箔还开夜宴来。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不去询问那春蚕是否还在沉睡未醒,我继续沿着种满桑树的田野小路前往秦台,黄昏时分,我暂且掩上绘有云纹的屏风,遮挡住那轮明月,而珠帘轻卷,夜宴即将开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前往秦台参加夜宴的情景,展现了其不拘小节、纵情享乐的生活态度,首句“不问春蚕眠未起”以春蚕的沉睡作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规律,但诗人却无暇顾及这些,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次句“更寻桑陌到秦台”则直接点明诗人的行动,他沿着桑陌前行,目的地是秦台,那里即将有一场盛大的夜宴等待着他,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夜宴的场景,云屏掩月,珠箔轻开,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夜宴图景,诗人通过“不问春蚕眠未起”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琐事的超脱态度,而“更寻桑陌到秦台”则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后两句对夜宴场景的描绘,更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而迷人的夜晚,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又展现了他对人生乐趣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苦闷的时期,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压力,诗人选择了一种逃避现实、纵情享乐的生活方式来寻求心灵的慰藉,秦台作为古代帝王游乐之地,象征着繁华与享乐,诗人通过前往秦台参加夜宴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暂时忘却,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风气的浮躁与奢华,以及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