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松
唐·陆希声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青。
不待雪霜常凛凛,虽无风雨自萧萧。
作者及朝代
陆希声,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鸿磐(或作“鸿渐”),润州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曾任宰相,后隐居茅山,号白云先生,他的诗作以咏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作者简介
陆希声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早年仕途顺畅,曾任监察御史、给事中等职,后因政治斗争而辞官归隐,他精通音律,擅长诗文,尤其擅长咏物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译文
雪霜虽然能使万物变白,但松树的枝叶却始终保持青翠,它不需要等到雪霜降临就已然凛然挺立,即使没有风雨也自然发出萧萧之声。
释义
这首诗以松树为题,通过描绘松树在雪霜中的坚韧不拔和风雨中的自然之声,赞美了松树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首句“雪霜徒自白”以雪霜的苍白无力反衬松树的青翠不屈;次句“柯叶不改青”直接点出松树不畏严寒、四季常青的特点,后两句“不待雪霜常凛凛,虽无风雨自萧萧”则进一步强调了松树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凛然之气和萧萧之声的坚韧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松树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松树与雪霜、风雨等自然元素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诗人也借松树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希声的仕途经历有关,在唐代政治斗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陆希声可能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他通过描绘松树的坚韧不拔和高洁品质,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和理想的追求和向往,他也可能借松树之口,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这首诗的创作不仅体现了陆希声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也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