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竿苍翠写生绡,寄我公斋伴寂寥。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宋·刘克庄

数竿苍翠写生绡,寄我公斋伴寂寥。

此君别后添新笋,想见清阴过夏梢。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和词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婉约的一面,且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译文

几竿苍翠的竹子被画在生动的丝绢上,寄送到我的官署中来陪伴我度过寂寥的时光,自从与这些竹子分别后,它们又添了许多新笋,可以想象到夏天时那清凉的树荫已经超过了竹梢。

释义

“数竿苍翠写生绡”描述了竹子被生动地画在丝绢上的情景;“寄我公斋伴寂寥”则表达了诗人收到这幅画后,它如何成为自己寂寥官署中的伴侣;“此君别后添新笋”中的“此君”是竹子的雅称,意指自从与竹子分别后,它们又生长出了新的竹笋;“想见清阴过夏梢”则是对未来竹子茂盛景象的想象。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首句“数竿苍翠写生绡”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形态,给人以清新之感;次句“寄我公斋伴寂寥”则点明了竹画的作用,即陪伴诗人度过寂寥的时光,体现了诗人对竹画的珍视,后两句则通过想象竹子生长的新景,进一步展现了竹子的生命力和诗人的期待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竹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的仕途经历有关,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更是闲居在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收到了一幅描绘竹子的画作,这幅画不仅让他想起了竹子的坚韧不拔和清雅高洁,也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友人的关怀和慰藉,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竹子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刘克庄在仕途失意时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