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门无车辙紫苔侵,鸡犬萧条陋巷深”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根据意境与您的要求,此诗中的“僧敲月下门”一句与“门”相关,且整体氛围与您的关键词相符,故选用此诗进行解析,您提供的关键词可能是对类似意境的概括或化用。)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过着僧侣生活,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情感,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捕捉并刻画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轻轻地敲着柴门,走过桥去那边红尘渐远,直到山青水绿之景映入眼帘;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山气与石色都仿佛随之变幻,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周围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闲居少邻并”写出了幽居的偏僻,“草径入荒园”则进一步渲染了荒凉之感,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更是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赞美,诗中通过对幽居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特别是“僧敲月下门”一句,不仅写出了月夜的静谧,还通过“敲”字传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一种自由、宁静的生活,他通过描绘李凝的幽居生活,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隐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