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焦陂夏夜
宋·欧阳修
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天。
一樽清酒乘明月,两袖白云飘欲仙。
今夜焦陂风景好,老夫聊发少年狂。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欧阳修在诗词、散文、史传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且奖掖后进,苏轼、苏辙及曾巩、王安石等均出其门下。
译文
清河两岸,柳树间蝉鸣声声,我乘船一路行至焦陂,竟不愿下船,堂上的燕子自由来去,水中的天空与倒影相映成趣,显得格外亲近,我手持一樽清酒,在明月下畅饮,两袖清风,仿佛要飘然成仙,今夜焦陂的风景如此美好,让我这位老夫也不禁要抒发一下少年时的豪情壮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焦陂夏夜所见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诗中通过“柳鸣蝉”、“不下船”、“堂上燕”、“水中天”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借酒抒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夏夜焦陂的美丽画卷,前两句“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以动衬静,蝉鸣与河水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不下船”三字透露出作者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中间两句“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天”则通过燕子的自由飞翔和水中倒影的亲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后两句“一樽清酒乘明月,两袖白云飘欲仙”和“今夜焦陂风景好,老夫聊发少年狂”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身处焦陂,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从而触发了内心的情感,作为一位历经沧桑的文学家,欧阳修在晚年时期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对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有所怀念,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焦陂夏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