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忍说!
……
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
到今西海漫漫流,汉武英雄今何在?
君不见昔时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
(注:由于《秦妇吟》为长篇叙事诗,此处仅截取包含关键词的部分段落,全诗较长,不便全篇展示。)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被后人誉为“秦妇吟秀才”。
译文
(截取部分)
又听说汉朝的使者手持汉节,向西北远行至万里之外的昆仑山。
到如今,西海之水仍漫漫流淌,而汉武帝的英雄气概如今又在哪里呢?
释义
这两句诗通过描述汉朝使者手持汉节远行至昆仑山的壮举,以及西海之水长流不息的景象,反衬出历史的沧桑巨变和英雄人物的消逝。“汉使把汉节”象征着汉朝的威严和使者的忠诚,“西北万里穷昆仑”则展现了使者远行的艰辛和壮举,而“到今西海漫漫流,汉武英雄今何在?”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消逝的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在《秦妇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文对汉朝使者远行的描述,又为后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做了铺垫,通过对比汉朝的辉煌与今日的沧桑,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和对英雄消逝的无限感慨,这两句诗也展现了韦庄作为“花间派”词人的艺术风格,即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秦妇吟》是韦庄在唐末黄巢起义期间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通过描述一位秦地妇女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而“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等诗句,则可能是诗人在描绘历史背景时,为了增强诗歌的厚重感和历史感而加入的,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秦妇吟》中的这两句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也展现了韦庄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