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经地志不可究,遂令异说争纷纭。全诗是什么?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山经地志不可究,遂令异说争纷纭。

仙凡界限难分明,古今传闻多失真。

云深雾绕隐幽境,水复山重迷旧尘。

欲寻真相何处觅,唯有清谈寄闲身。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人(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赵翼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的诗作语言晓畅,议论明快,在清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陔余丛考》《瓯北诗话》等,在史学界享有盛誉。

译文

山川地理的经典记载难以深究,因此导致了各种奇异的学说纷纷涌现,争论不休,仙人与凡人的界限模糊不清,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说法大多失去了真实性,云雾缭绕之中隐藏着幽深的仙境,山水重重叠叠让人迷失在过往的尘埃之中,想要寻找事情的真相又该去哪里寻找呢?只能寄托于清谈之中,以闲适的心态去面对。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川地理、仙凡界限等传说的复杂感受,诗人认为,由于历史久远,山川地理的经典记载已经难以考证,因此导致了各种奇异的学说和传说纷纷涌现,让人难以分辨真伪,仙人与凡人的界限也模糊不清,使得古今流传下来的说法大多失去了真实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到迷茫和困惑,只能寄托于清谈之中,以闲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无法解开的谜团。

赏析

这首诗以山川地理和仙凡界限为题材,通过描绘云雾缭绕、山水重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诗人通过“山经地志不可究”一句,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怀疑和困惑,进而引发了对各种奇异学说的思考和质疑,诗人也通过“仙凡界限难分明”一句,表达了对仙凡界限的模糊和不确定性的感受,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也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

创作背景

赵翼生活在一个信息繁杂、传说众多的时代,他对于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和困惑,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赵翼也是一位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诗人,他通过描绘山川地理和仙凡界限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赵翼对历史和传说的思考,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