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穿城中罢市看,但惊可怪谁复珍。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灯

唐·张萧远

行穿城中罢市看,但惊可怪谁复珍。

千峰鳞次若云起,万井鸳鸯如锦陈。

影落寒沟素彩分,光摇暗树绮香尘。

灯前始觉江南好,月影初圆夜气新。

作者简介

张萧远,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节日庆典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虽然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并不占据显赫地位,但其中不乏佳作,如这首《观灯》便是对当时城市节日景象的生动描绘。

译文

穿行在城中,市场因观灯而暂停营业,人们纷纷驻足观看,那些奇特的灯景令人惊叹,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珍惜这份美好呢?无数的灯笼如同层层叠叠的山峰般密布,又似万井中的鸳鸯般绚丽多彩,灯光映照在寒冷的沟渠中,素雅的色彩分明可见;光芒摇曳在昏暗的树梢,绮丽的香气与尘埃交织在一起,站在灯前,我才真正感受到江南的美好,月光初圆,夜色清新宜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城市中观灯的盛况,诗人穿行在因观灯而暂停营业的市场中,被那些奇特的灯景所吸引,他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灯笼比作层层叠叠的山峰和万井中的鸳鸯,形象地展现了灯景的壮观和美丽,诗人还通过描绘灯光在沟渠和树梢上的映照,以及月光初圆的夜景,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观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城市中节日庆典的热闹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灯笼的壮观和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还通过描绘灯光在自然环境中的映照和月夜的清新宜人,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城市中的节日庆典有关,在唐代,观灯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活动,人们会在节日期间点亮灯笼,以庆祝丰收、祈求吉祥,诗人张萧远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穿行在城中观灯,被那些奇特的灯景所吸引,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观灯》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城市中节日庆典的热闹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