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溪露石

唐·韦应物

新霜夜落秋水浅,

有石露出寒溪垠。

疏林映日秋光淡,

野径无人草色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新降的霜在夜晚使秋水变得更加浅淡,

寒溪的岸边露出了几块嶙峋的石头。

稀疏的林木在秋日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光影斑驳,

田野间的小路上空无一人,草色却显得格外清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溪水因霜降而变浅,露出溪底的石头,以及秋日里疏林映日、野径无人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清新,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清新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溪边的宁静画卷,首句“新霜夜落秋水浅”,以“新霜”点明时令,通过“夜落”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秋水浅”则直接描绘了因霜降而水位下降的景象,次句“有石露出寒溪垠”,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景象,露出的石头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

后两句“疏林映日秋光淡,野径无人草色新”,则将视角从溪边扩展到整个秋日田野,稀疏的林木在秋日阳光的映照下,光影斑驳,显得格外淡雅;而野径上无人行走,草色却因此显得更加清新翠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到隐居的转变,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这一经历的影响,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辞官闲居期间,面对自然景色有感而发,在隐居生活中,韦应物更加关注自然之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秋日溪边的宁静景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