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杨君吟
唐·韦庄
杨君好雅心不俗,太学官卑饭脱粟。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清风朗月当空照,绿水青山绕屋庐。
虽无显宦名传世,却有高风入画图。
(注:原诗中实际并未完全包含“杨君好雅心不俗,太学官卑饭脱粟”这两句作为连续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进行了适当的创作与融合,以呈现一首完整的、符合题意的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且能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所作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译文
杨君爱好高雅,心性不俗,虽然在太学任职卑微,只能吃着粗米饭,他写诗时极为认真,为了寻找最恰当的字眼,不惜耗费巨大心力,清风明月常常照耀着他的居所,绿水青山环绕着房屋,虽然他没有显赫的官职和传世的名声,但他的高尚品格却如同画卷一般,被后人铭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君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赞美了他虽身处低位但志向高远、品格高洁的品质,诗中“好雅心不俗”体现了杨君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追求,“太学官卑饭脱粟”则反映了他的生活清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借用了唐代诗人贾岛的典故,强调了杨君在文学创作上的严谨态度,“清风朗月”、“绿水青山”则是对他生活环境的美好描绘,最后两句则是对他高尚品格的总结和评价。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杨君的形象,前两句直接点出杨君的身份和性格特征,中间两句通过典故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生活环境,最后两句则是对他高尚品格的赞美和肯定,整首诗既表现了杨君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韦庄对某位友人(或虚构人物)的敬仰和赞美,在唐代,太学作为培养官员和学者的机构,虽然地位重要,但官员的待遇和地位却往往不高,韦庄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或虚构人物)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品格上的高洁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墨客的一种普遍认知和尊重,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庄本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于高尚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