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鹧鸪
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啄木飞从何处来,花间叶底时丁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郑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郑谷,字守愚,唐代晚期著名诗人,与许棠、张乔等合称“芳林十哲”,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工于作诗,尤擅五言律诗,时人称之为“郑五律”,郑谷的诗风清新通俗,多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山鹧鸪在温暖的草地上嬉戏,它们色彩斑斓的翅膀如同锦绣一般整齐,从品种上看,它们或许与山鸡相近,在青草湖旁,雨雾朦胧中它们飞过;在黄陵庙里,花瓣飘落时它们啼叫,游子听到这声音,不禁衣袖沾湿,思念家乡;佳人唱起这曲调,翠眉紧锁,愁绪满怀,那啄木鸟是从哪里飞来的呢?在花丛和树叶间,不时发出丁丁的声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鹧鸪的生活习性、啼鸣之声以及人们对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离愁别绪的感慨,诗中“暖戏烟芜锦翼齐”描绘了山鹧鸪的美丽与活泼,“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则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山鹧鸪啼鸣的凄清与哀婉,后两句则通过游子和佳人的反应,进一步突出了山鹧鸪啼声所引发的情感共鸣。
赏析
这首诗以山鹧鸪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鹧鸪的美丽与哀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将山鹧鸪的形象与人们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诗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特别是“啄木飞从何处来,花间叶底时丁丁”一句,不仅描绘了啄木鸟在花间叶底飞翔、啄木的情景,还通过“丁丁”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与前面山鹧鸪的啼鸣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郑谷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虽得官却未得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通过描绘山鹧鸪的啼鸣和人们的情感反应,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人民疾苦的现实状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