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空园杂感
清代:宋琬
花繁蔽日锁空园,树老参天杳深谷。
啼鸟声声春寂寂,落花片片水潺潺。
闲来独坐小轩窗,一曲清歌泪数行。
回首当年歌舞地,而今惟有梦魂长。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琬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宋琬,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抗清英雄,他生于明末,历经战乱,仕途坎坷,但才华横溢,诗文俱佳,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宋琬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繁花似锦遮蔽了日光,将空旷的园子紧紧锁住;古树参天,枝叶繁茂,深谷中显得幽深莫测,鸟儿在枝头声声啼叫,春天却显得寂静无声;落花随风飘落,一片片落入潺潺的流水中,闲暇时我独自坐在小轩窗前,吟唱一曲清歌,泪水不禁滑落数行,回首往昔那歌舞升平之地,如今只剩下无尽的梦魂在飘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空旷而寂静的园林景象,通过繁花蔽日、古树参天、鸟啼花落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诗人独坐窗前,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不禁感慨万千,泪水滑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境遇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联“花繁蔽日锁空园,树老参天杳深谷”以繁花和老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意境;颔联“啼鸟声声春寂寂,落花片片水潺潺”则以鸟啼和落花为线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寂静与落寞;颈联“闲来独坐小轩窗,一曲清歌泪数行”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尾联“回首当年歌舞地,而今惟有梦魂长”则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宋琬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他历经战乱,饱尝人生艰辛,对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落寞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一个空旷而寂静的园林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在动荡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