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镇
唐·韦应物
连章相府辞荣宠,拥旆名都出镇临。
改辙迁辕从远道,鸣鸾肃驾入高林。
河桥风暖柳垂丝,山阁云闲花满襟。
欲问渔阳掺袂客,征尘何处远羁心。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晚年仕途不顺,多抒发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译文
连续上书相府辞别荣耀与恩宠,手持旌旗离开都城前往镇守之地。
改变车辙,迁转车辕踏上遥远的道路,鸣响的鸾铃伴随着庄重的车驾驶入茂密的树林。
河桥边春风和煦,柳枝轻垂如丝,山阁上云雾悠闲,花朵满缀衣襟。
想要询问那即将远行渔阳的离人,征途的尘埃何处能止住他那漂泊的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别京城、前往外地镇守的情景,首联“连章相府辞荣宠,拥旆名都出镇临”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辞别朝廷的荣耀与恩宠,前往名都镇守的决心,颔联“改辙迁辕从远道,鸣鸾肃驾入高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踏上征途的情景,车辙改变,车辕迁转,伴随着庄重的车驾驶入茂密的树林,颈联“河桥风暖柳垂丝,山阁云闲花满襟”则通过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尾联“欲问渔阳掺袂客,征尘何处远羁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离人的关切,以及对征途的忧虑与漂泊之心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辞别京城、前往外地镇守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离别之情的抒发,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情感深沉而含蓄,风格清新而淡雅,尤其是颈联“河桥风暖柳垂丝,山阁云闲花满襟”一句,以景寓情,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的“欲问渔阳掺袂客,征尘何处远羁心”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征途的忧虑和对漂泊之心的无奈,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晚年仕途不顺、被贬外地镇守之时,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多次被贬,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成为他晚年诗歌的重要主题,这首诗正是他在被贬外地镇守之际所写,通过描绘自己辞别京城、前往外地镇守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诗中也流露出他对即将远行的离人的关切以及对征途的忧虑与漂泊之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