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苦雨

唐·杜荀鹤

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

天色昏昏如病酒,枝头滴滴似挥戈。

闷来无客相携出,卧久令人发浩歌。

欲问东君何处去,一川烟雨涨春波。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部分诗作被收入《唐风集》中。

译文

花间鸟儿啼叫,似乎在为泥泞湿滑的道路发愁;屋顶上的斑鸠鸣叫,厌烦这连绵不断的春雨,天色阴沉昏暗,就像人喝醉了酒一样;树枝上的雨水不断滴落,仿佛在挥舞着戈矛,我因烦闷而无心外出,也没有朋友相伴;躺久了,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和歌声,想问春天的神灵(东君)去了哪里,只见满川烟雨,春水泛滥成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连绵细雨带来的不便和愁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闷和无奈,诗中“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两句,以鸟和鸠的鸣叫为引子,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对春雨过多的厌倦;而“天色昏昏如病酒,枝头滴滴似挥戈”则进一步渲染了雨天的阴沉和压抑,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因天气而引发的愁绪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雨天的景象,并通过自然界的反应来映射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愁泥滑”、“厌雨多”等词语,不仅写出了雨天带来的不便,更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和无奈。“天色昏昏如病酒”等比喻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庐山或九华山期间,当时,诗人可能因仕途不顺、生活困顿而心生烦闷,连绵的春雨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更触发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无奈感慨,他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愁绪和无奈的春日苦雨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以及他作为一位诗人的真挚情感和艺术才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