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颜得酒犹强发,可醉岂须嫌酒浊。的解释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短歌行

唐·杜甫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衰颜得酒犹强发,可醉岂须嫌酒浊。

青衿之志,白首犹未已。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作者及朝代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多涉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语言平易通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译文

面对美酒应当纵情高歌,人生的时光能有多少呢?

就像早晨的露水,逝去的日子实在太多了!

慷慨激昂地抒发情怀,心中的忧愁却难以忘怀。

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呢?只有那美酒杜康了。

衰老的面容因酒而焕发些许生气,既然能够喝醉又何必嫌弃酒的浑浊呢?

年轻时的志向,到了老年也未曾放弃。

只是因为你的缘故,让我一直沉吟至今。

鹿儿呦呦地叫着,在野外吃着艾蒿。

我有尊贵的客人,鼓瑟吹笙来欢迎他。

释义

这首诗中,“衰颜得酒犹强发,可醉岂须嫌酒浊”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面对美酒仍能焕发精神,即使酒质浑浊,只要能醉人,又何必计较呢?这反映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现实的超脱。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杜甫在人生低谷时的一种自我慰藉和超脱,通过饮酒,他暂时忘却了人生的烦恼和忧愁,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句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经历了战乱流离、仕途不顺等种种磨难,生活困顿,心情抑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饮酒来排解忧愁,抒发内心的感慨和抱负,这两句诗正是他在这种境遇下的一种自我调适和心灵慰藉,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豁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