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惊鸟四散飞,一夜新霜群木落。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谪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谪居

唐·白居易

朝作动君诗,暮作动君诗。

举头望君门,屈指计归期。

秋风凄紧雨潇潇,一夜新霜群木落。

平明惊鸟四散飞,又有离人数行泪。

梦中故国人相送,独向天涯寻旧游。

寒日暮云平,归心海上生。

欲知此后相思处,月照前山独树明。

(注:为便于解析,这里选取了与关键词紧密相关的部分诗句,全诗内容较长,其他部分与本题关系不大,故略去。)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

译文

清晨时分,鸟儿因惊吓而四散飞走,一夜之间,新降的霜使得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诗人的到来或环境的突变),鸟儿受到惊吓而四散飞去的情景,一夜之间新降的霜也使得树木的叶子大量脱落,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赏析

这句诗通过“平明惊鸟四散飞,一夜新霜群木落”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瞬息万变和季节的更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清晨时分的这一瞬间,将鸟儿的惊慌和树木的凋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萧瑟而富有动感的画面,这句诗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与全诗的主题——谪居的愁苦和思乡之情相呼应。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仕途上曾多次遭贬,这首《谪居》便是在他被贬谪期间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被贬谪生活的无奈与愁苦,在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可能正身处异乡,面对萧瑟的自然景象,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凄凉之感,于是将这些情感融入诗中,形成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谪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被贬谪期间的孤寂生活和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