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的释义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金圣叹

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窗含远岫千重翠,门对清溪万顷庐。

竹影拂阶尘不动,花香入室梦初苏。

闲来无事观云起,一曲清歌伴酒壶。

作者简介

金圣叹(1608年—1661年),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唱经子、钝庵道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译文

我独自在空荡的书斋中,让尘封的床榻挂着,时常翻阅着汉代扬雄(字子云)的著作,窗外远山重重叠叠,一片青翠映入眼帘;门前清澈的溪流流淌,仿佛面对着万顷的庐舍,竹影轻轻拂过台阶,尘埃却未曾被惊动;花香悄悄飘入室内,让人从梦中初醒,闲暇之时,我静观云起云落,一曲清歌伴随着酒壶,悠然自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联“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表达了诗人独自在书斋中,以读书为乐的情景,颔联“窗含远岫千重翠,门对清溪万顷庐”描绘了窗外远山的青翠和门前溪流的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自然环境,颈联“竹影拂阶尘不动,花香入室梦初苏”通过竹影和花香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雅致,尾联“闲来无事观云起,一曲清歌伴酒壶”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书斋、远山、溪流、竹影、花香等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诗人也通过读书、观云、清歌等活动,展现了自己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金圣叹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他一生坎坷,曾因“哭庙案”而被捕入狱,最终惨遭杀害,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金圣叹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己的生活状态,来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金圣叹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格和乐观精神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