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诸老谁能先贾谊,
君王犹未识相如。
平生心事无人识,
独向阑干夜不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律诗见长,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赞誉,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隐居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凌云之笔抒发高雅的情怀,醉后折下五色笺来书写诗篇,那些老一辈的文人墨客中,谁能比得上贾谊的才华?而君王至今还未能赏识相如的才能,我一生的心事无人知晓,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夜不能寐。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群玉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怀才不遇的感慨,首联点明自己身处之地和行吟之状;颔联通过“凌云笔”和“五色笺”的意象,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文学才华;颈联则运用贾谊和相如的典故,暗指自己虽有才华却未得君王赏识;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心情,展现了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诗中“凌云笔”和“五色笺”的意象生动而富有诗意,既表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又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颈联中的贾谊和相如典故,则巧妙地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和无奈,尾联则通过“独向阑干夜不眠”的描写,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推向高潮,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隐居沅湘之间时所作,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诗中既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