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悼李三》
唐·韦应物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
空有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庭除。
梁间燕去空巢在,池上荷生水自芜。
惆怅东郊携酒地,无人送客向平芜。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辞官闲居,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远,对后世有深远影响,韦应物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一个平民出身的才子因名声远播而进入京都,但不久就惊闻他病逝,灵柩被送回了故乡的旧居,他在世时虽有文章名扬四海,但去世后家中却无亲族在堂前祭奠,梁间的燕子飞去后空留下巢穴,池塘上的荷花生长而池水却自生荒芜,我惆怅地回想起在东郊与他携酒同游的地方,如今却无人送我到那片平坦的荒野去凭吊他。
释义
“布衣驰誉入京都”描绘了李三虽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名声远播至京都的情景;“丹旐俄惊反旧闾”则表达了诗人对李三突然病逝并归葬故乡的震惊与哀悼,后两句通过描写李三故居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往昔与李三同游时光的怀念,进一步渲染了哀愁与惆怅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三去世的深切哀悼,首联点明李三的身份与成就,以及他去世的突然;颔联通过对比李三生前的名声与去世后的孤寂,突出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哀;颈联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映衬出人事的变迁,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尾联则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孤独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韦应物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为悼念友人李三而作,李三可能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文人,与韦应物有着深厚的友谊,当韦应物得知李三去世并归葬故乡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惋惜,于是写下了这首悼亡诗,通过诗歌,韦应物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文人命运的坎坷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