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书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罚反自欺。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治民

唐·白居易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多逃亡,小乡无居民。

榛莽塞空巷,麋鹿游荒圃。

官租日已绌,村酒岁仍贫。

嗷嗷万族中,唯我独黄瘦。

长吏忽改更,私心恣欺侮。

租税及徭役,一概用头会。

点名责妻子,黩货恣求取。

新伤复旧创,谁得支其躯?

官书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罚反自欺。

我闻此语心恻恻,切切为君陈昔昔。

唐虞与三代,选士皆得人。

贤能既俾叙,禄秩亦宜均。

奈何黜陟由喜怒,不使仁义充其门。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州县虽小却经历了战乱和灭亡,遗留下来的百姓实在困苦疲惫,大的乡村多有人逃亡,小的乡村已没有居民居住,杂草丛生堵塞了空旷的街巷,麋鹿在荒芜的园圃中游荡,官府的租税一天天减少,村里的酒也年年贫瘠,在众多的族群中,只有我独自黄瘦憔悴,长官忽然改变政策,私下里肆意欺侮百姓,租税和徭役,一律按人头征收,点名要求百姓的妻子儿女来承担,贪污受贿肆意索取,新的创伤加上旧的伤痕,谁能支撑得住这样的身躯?官府的法令规定得太严厉,官吏们因为害怕受到惩罚反而自欺欺人,我听到这些话心里感到悲伤,急切地为你们陈述过去的往事,唐虞和夏商周三代,选拔官员都能得到贤能之人,贤能的人既然已经得到任用,俸禄和等级也应该均衡,为什么官员的升降由喜怒决定,不让仁义充满朝廷的大门?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心,不再重视生男孩而重视生女孩。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战乱后州县百姓的困苦生活,揭露了当时官员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丑恶行径,诗中“官书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罚反自欺”一句,指出了官府法令虽然严厉,但官吏们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自欺欺人,反而加剧了百姓的苦难,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代贤能治国、选拔官员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后州县百姓的悲惨生活,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官员的批判,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诗中“官书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罚反自欺”一句,更是深刻揭示了当时官场腐败、法律形同虚设的社会现实,整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白居易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深感忧虑和不满,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官员的批判,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古代贤能治国、选拔官员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也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