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头出土不急捕,羽翼已就功难施。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放青蝇

唐·白居易

蝇头出土不急捕,羽翼已就功难施。

虽无螫人毒尾后,犹有惊众青蝇飞。

林间有鸟抟且啄,巢中雏鸟将哺饿。

青蝇飞入栏干里,父子拈弹无已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蝇头大小的苍蝇刚从土里钻出来不急着捕捉,等到它的羽翼长成后就难以对付了,虽然它没有螫人的毒尾,但仍然会惊扰众人,四处飞舞,林间的鸟儿在不停地捕捉和啄食昆虫,巢中的雏鸟正等着喂食,饥饿难耐,青蝇飞进了栏杆里,父子俩不停地用拈弹捕捉,没有停歇的时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捕捉苍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事物发展初期应予以重视的道理,蝇头出土时如果不急于捕捉,等到它羽翼丰满后就难以对付了,这暗示着对于潜在的问题或敌人,应该在其萌芽阶段就予以解决,否则一旦壮大,就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赏析

这首诗以捕捉苍蝇为题材,寓意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苍蝇从出土到羽翼丰满的过程,以及人们对其态度的变化,诗中“蝇头出土不急捕,羽翼已就功难施”两句尤为深刻,既是对捕捉苍蝇的总结,也是对处理问题的启示,诗人通过这一生活细节,传达了对待问题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有关,唐代社会虽然繁荣,但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问题和矛盾,白居易作为一位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和警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对潜在问题的重视,从而避免更大的社会动荡,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个人在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和感悟,通过捕捉苍蝇这一小事,引申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